同济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在百余年办学历程中,始终注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均衡发展,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
同济大学的前身是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翌年改名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并,更名为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23年正式定名为大学。1927年成为国立同济大学,是中国最早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同济大学经过六次搬迁,先后辗转浙、赣、桂、滇等地,1940年迁至四川宜宾的李庄古镇坚持办学。1946年回迁上海以后,发展成为以理、工、医、文、法五大学院著称的综合性大学。
1952年院系调整,同济大学原有的医、理、文、法、测绘、机电、造船等优势学科或支援其它高校,或整体搬迁内地。同时,全国10多所大学的土木建筑相关学科汇聚同济,使之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工科大学。
1978年以后,学校实行"两个转变"——恢复对德交流向国际性大学转变和由土木为主的工科大学向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转变。
1995年,实现由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1996年,上海城市建设学院和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并入。2000年,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同济大学。2003年,上海航空工业学校划归同济大学管理。2004年,列为中组部直管高校。
2007年建校百年之际,同济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2013年,学校提出"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愿景。
同济大学始终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崇高使命和责任,确立了"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查看更多
奖学金名称 | 额度 | 标准 | 人数 |
上海市奖学金 | 8000元/人/年 | 奖励对象为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中特别优秀的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学生。 申请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 等方面特别突出; 5、 申请上海市奖学金时必须已经按学校规定完成注册取得学 籍; 6、在同一个学年内,上海市奖学金不能与优秀学生奖学金、 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社会奖学金同时兼得。 | - |
国家奖学金 | 8000元/人/年 | - |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5000元/人/年 | - | |
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 | 5000元/人 | 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 按不超过各专业学生人数的5% |
优秀学生奖学金(二等奖) | 3000元/人 | 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 按不超过各专业学生人数的10% |
优秀学生奖学金(三等奖) | 2000元/人 | 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 按不超过各专业学生人数的15% |
社会活动奖 | 1000元/人 | 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 按不超过各院系学生人数的5% |
体育单项奖(特等奖) | 一万元/人 | 在奥运会、亚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获得金牌、银牌、铜牌;世界大学生各单项锦标赛、全国运动会、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中获得金牌或破以上比赛纪录的运动员 | - |
体育单项奖(一等奖) | 6000元/人 | 在奥运会、亚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获得第四至第八名;世界大学生各单项锦标赛、全国运动会、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中获得银牌、铜牌;亚洲大学生各单项比赛、各单项全国锦标赛中获得金牌或破全国锦标赛纪录的运动员 | - |
体育单项奖(二等奖) | 4000元/人 | 在世界大学生各单项锦标赛、全国运动会、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中获得第四至第八名;亚洲大学生各单项比赛、各单项全国锦标赛中获得银牌、铜牌;全国大学生各单项体育协会比赛、全国大学生区域比赛中获得金牌或破全国大学生单项体育协会比赛纪录的运动员 | - |
体育单项奖(三等奖) | 2000元/人 | 在全国大学生各单项体育协会比赛、全国大学生区域比赛中获得银牌、铜牌;在亚洲大学生各单项比赛中、各单项全国锦标赛中获得第四名至第六名、上海市大学生各单项比赛中获得金牌或破上海市大学生比赛纪录的运动员 | - |
体育单项奖(鼓励奖) | 1000元/人 | 在全国大学生各单项体育协会比赛、全国大学生区域比赛中获得第四名至第六名;亚洲大学生各单项比赛、各单项全国锦标赛中获得第七名至第八名、上海市大学生比赛中获得银牌、铜牌的运动员 | - |
民族班学生专项奖助学金(一等奖) | 5000元/人 | 奖励品学兼优的民族班在校生 | 14% |
民族班学生专项奖助学金(二等奖) | 3000元/人 | 奖励品学兼优的民族班在校生 | 14% |
民族班学生专项奖助学金(三等奖) | 2000元/人 | 奖励品学兼优的民族班在校生 | 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