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愿填报 >  院校大全  > 

温馨提示

网页暂不支持该功能,请打开报考大学APP,使用该功能

学校概况

  • 湖北
    所在省份
  • 武汉市
    所在城市
  • 1931
    创建时间
  • 28500
    学生人数
  • 31
    硕士点
  • 9
    博士点
  • 公办
    办学
  • 45:55
    男女比例
学校电话:027-88662270 学校官网

学校介绍

  湖北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一、历史沿革
  1931年,学校前身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在武昌宝积庵诞生,此后迭经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省教育学院、湖北省教师进修学院、湖北师范专科学校、武汉师范专科学校和武汉师范学院等时期。九秩春秋,筚路蓝缕,六易校址,八更校名,薪火相传文脉不息,师范教育底蕴深厚。1984年,由武汉师范学院更名改建为湖北大学,开始由单一的师范类院校转型步入综合性大学发展阶段。2013年,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湖北大学。
  二、校区概况<  
显示全部
  湖北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一、历史沿革
  1931年,学校前身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在武昌宝积庵诞生,此后迭经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省教育学院、湖北省教师进修学院、湖北师范专科学校、武汉师范专科学校和武汉师范学院等时期。九秩春秋,筚路蓝缕,六易校址,八更校名,薪火相传文脉不息,师范教育底蕴深厚。1984年,由武汉师范学院更名改建为湖北大学,开始由单一的师范类院校转型步入综合性大学发展阶段。2013年,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湖北大学。
  二、校区概况
  学校有武昌主校区、汉口校区、阳逻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500亩。学校毗邻长江,紧靠沙湖,树木葱郁,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教学科研服务设施基础完善。
  三、学科专业
  学科门类和专业齐全。涵盖除军事学、交叉学科以外的12大学科门类,设有23个学科性学院、87个本科专业、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3个学科入选U.S.News世界最佳学科,5个学科入选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拥有3个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5个学科在湖北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有3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四、人才培养
  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9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9500余人。2006年始,学校启动实施“一流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以及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十年树人计划”,探索开展通识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有一批国家级的产教融合基地、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累计获批7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9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获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41项。近年来,围绕国家和湖北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加强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和师范教育,成立微电子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院4个新工科学院,组建师范学院、文化遗产学院和旅游学院等。建校以来,累计培养输送各类高级专门人才30余万人。
  五、师资队伍
  现有教师15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900余人,博士生导师230人,硕士生导师926人。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417人(次),其中国家级人才69人(次)、省市级人才348人(次)。
  六、科研与社会服务
  建有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药物高通量筛选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能源捕获和环境传感绿色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4个国家级平台,作为参与单位组建了湖北应用数学中心。建有省部共建有机化工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1个。建有功能材料绿色制备与应用、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应用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武汉市)重点科技创新平台41个,获批2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建有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湖北省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湖北休闲体育发展研究中心等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2个,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巴西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备案)。2个智库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县域治理研究院入选湖北改革智库,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入选省委重点建设的全省十大新型智库。近五年来,学校获省科技奖35项,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项,国家自科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1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8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5项,其他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45项。
  
  七、校园文化
  建设书香校园,注重以文化人。多次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和网络文化优秀成果奖,连续3次获评“湖北省十佳书香校园”。大学生五人制足球队获得全国冠军15次,5次代表中国出征世界大学生五人制足球锦标赛并取得历史上最好成绩。大学生龙狮团8次到国(境)外巡回展演,展示中华传统文化,摘得世界龙狮锦标赛冠军2项。近三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大学生艺术展演、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等重大赛事中摘得桂冠。
  八、国际交流
  上世纪60年代,学校开始招收国际学生,可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湖北省政府奖学金。学校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关系,与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合作设立湖北大学曼城联合学院,在巴西、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波兰合作建立了3所孔子学院(孔子课堂)。
  九、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学校正以“学科建设和综合实力双突破”为发展目标,努力建成国内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数据统计截止时间:2022年6月) 收起

院校分数线

显示全部院校分数线

院校设置

学校设有以下学院:

学院 专业
湖北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国家基地班)、编辑出版学
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艺术
湖北大学商学院 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 、旅游管理
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法学、电子商务与法律、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
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日语、法语、翻译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学、档案学、国际文化交流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 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
湖北大学哲学学院 哲学
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湖北大学艺术学院 美术学、产品设计、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湖北大学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运动人体科学
湖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湖北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生物学(国家基地班)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药学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湖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物理、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 通识教育
湖北大学楚才学院 “楚才计划”(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试点基地。培养模式:导师制、自主选择专业、个性化培养、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游学制度、单独招生和管理)
湖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中外合作本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环境工程(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承担国际留学生教育、交换生培养。有教育部和英国大使馆批准的湖北省唯一的雅思(IELTS)考点。负责英国ACCA、美国AP考试的考务工作。


专业特色

      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
旅游管理 物理学 生物科学
汉语言文学 化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省部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十二五”湖北省重点学科:

优势学科(2个)
0710生物学、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
特色学科(9个)
0101哲学、0201理论经济学、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0401教育学、0501中国语言文学、
0602中国史、0701数学、0703化学、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
重点(培育)学科(5个) 0502外国语言文学、0503新闻传播学、0702物理学、0705地理学、1202工商管理

密码登录

手机短信登录

手机号码
密码
30天自动登录
登录

加入报考大学

助你考得好,更能报得好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设置6~18位密码
我已阅读并接受 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注册

报考大学已全面升级,将提供更全面的院校信息与志愿填报服务,请先完善个人信息。

立即完善个人信息

欢迎进入报考大学

请选择你的考区所在地

开始使用报考大学
tel

全国咨询电话

400-100-0233

售前客服QQ 售后客服QQ
微信公众号
wx
扫一扫,最新报考资讯
微信公众号
app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拖动左边滑块完成上方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