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愿填报 >  院校大全  > 

温馨提示

网页暂不支持该功能,请打开报考大学APP,使用该功能

学校概况

  • 四川
    所在省份
  • 宜宾市
    所在城市
  • 1978
    创建时间
  • 23000
    学生人数
  • 0
    硕士点
  • 0
    博士点
  • 公办
    办学
  • 38:62
    男女比例
学校电话:0831―3545029 学校官网

学校介绍

  宜宾学院位于“万里长江第一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宜宾市。学校于1978年开始高等教育办学历史,2001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四川教育学院宜宾分院合并升格为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建校40余年来,学校荣膺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语言文字工作示范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造林绿化400佳单位”、四川省“党建示范高校”、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园林式院校”、“四川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四川省文明校园”等称号。
  学校现有江北老校区(A区、B区)和临港新校区,总面积23  
显示全部
  宜宾学院位于“万里长江第一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宜宾市。学校于1978年开始高等教育办学历史,2001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四川教育学院宜宾分院合并升格为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建校40余年来,学校荣膺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语言文字工作示范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造林绿化400佳单位”、四川省“党建示范高校”、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园林式院校”、“四川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四川省文明校园”等称号。
  学校现有江北老校区(A区、B区)和临港新校区,总面积2300亩。固定资产总值约40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2.8亿元,馆藏图书近1200万册(含电子图书)。现有13个二级学部和3个二级学院,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面向南亚东南亚招收留学生,现有学生近2.3万人。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地方办人民满意的大学,是四川省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学校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综合大学和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目标,大力实施“2468”总体谋划和“十大专项行动”,厚植“自强不息、至善致远”宜宾学院精神和“求实、求是、开放、创新”校训,形成了“12345”办学治校思想。通过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教学立校、科研兴校、服务荣校”四大战略,促进了学校高质量内涵发展,形成了“创新型、应用型、国际化”办学格局。
  人才强校推进有力。学校现有教职工1649人,其中,专任教师1361人,博士410人(其中外籍博士38人),硕士849人,硕博士研究生教师比例92.5%。有高级职称教师460人,双师型教师334人;有省学术和科技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省高校教学名师20人;有电子信息、农业、社会工作、食品科学与工程、法学、生物学等硕士研究生导师55名。聘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内外院士、杰青等专家学者和外聘教授233人。形成了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以高素质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专业人才队伍。
  教学立校成效显著。学校开设本科专业63个,覆盖文、理、工、管、经、法、教、艺、农、医十大学科门类。近年来,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国家综合改革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9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6个,国家级“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省级“课程思政”系列项目13项、获国家级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和教学成果奖100余项。近五年,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各类奖励1709项,获“挑战杯”国家级省级奖131项,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省级项目1007项,获国家授权专利106项。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有效彰显,学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连续多年达90%以上。
  科研兴校成果丰硕。学校紧扣国家战略,紧密对接省市产业发展,推进政产学协同创新发展。组建了9个省厅级科研创新团队,30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建立了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等一批具有产教融合特色的研究院,2个省市级成果转化平台,30个市厅级科研平台。成立了服务南向开放战略的南亚东南亚研究院、三江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院士工作站、全省高校首个“诺贝尔奖专家联合工作站”。建成第一个厅市共建的“智能终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以及固态资源发酵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精制川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酒史研究中心、四川省思想家研究中心等7个省级重点研究平台。建设有四川省大学科技园,建立了四川省知识产权教育培训基地、四川省法律援助研究所。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90多项,获横向课题800余项。发表理论研究成果1700多篇(部),拥有科技攻关和关键应用技术20多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共23项,其中一等奖2项。
  服务荣校稳步推进。学校主动对接和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党管人才原则,积极组建“博士专家服务团”,深化校企、校地合作,着力为省、市产业发展和宜宾高质量建设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市提供应有的服务和支撑。建立了全面服务省市竹、茶、质检、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的竹学院、茶学院、质量与标准化学院、自动化与机电工程学院等特色学院,是四川省“精制川茶骨干培育产业”支撑单位之一,与800多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川茶学院成功获批首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与地方政府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着力培养服务地方发展的基层管理干部;共建教师教育学院,为地方培养基础教育教师。“油樟植物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智慧农业系列集成软件”“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系统运维能力及大数据工程研究”等一批应用性成果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充分应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已为地方培养培训了2000余名基层干部、7万余名各类教育人才,教育服务优势日益突出。
  对外合作特色明显。学校借力国际化打造转型发展特色,是教育部“中美双百计划”全国首批15所试点高校之一。与湄公河流域5个国家11所高校签订谅解备忘录,与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引进国际现代教育理念和国外课程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国际化办学。学校成立了中美应用技术学院、中德工程学院、澜湄汉语学院,开展面向南亚东南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教育。实施学生国际交流能力提升计划,建设有形式多样,层次丰富的学生海外交流学习项目。引育结合,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实施优秀人才国际交流计划,选送大量教师到国外开展交流和学习;近年来聘请了来自日本、德国、俄罗斯等17个国家的44名外籍教师。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按照第三次党代会擘画的发展蓝图,立足新发展阶段、落实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推进 “2468”总体谋划和“十大专项行动”落地见效,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内涵发展道路,为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和建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综合大学而努力奋斗!
  (2022年3月更新) 收起

院校分数线

显示全部院校分数线

院校设置

      至2013年,学院设有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学院、法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体育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院、中国酒文化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等17个二级学院;开办有覆盖文、理、工、管、经、法、教、艺、农九大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53个,专科专业36个。其中,教师教育专业17个,非教师教育专业2个;经济学1个,法学3个,教育学6个,文学9个,理学10个,工学6个,管理学7个。 

专业类型 专业名称 办学层次 专业名称 办学层次
工学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生物工程
本科
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
食品科学与工程
本科
通信技术
专科
数字媒体技术
本科
教育学类
制药工程
本科
学前教育
本科
教育技术学
本科
小学教育
本科
教育学
本科
人文教育
本科
体育教育
本科
语文教育
专科
英语教育
专科
数学教育
专科
初等教育
专科
文学类
对外汉语
本科
汉语言文学
本科
英语
本科
日语
本科
艺术设计
本科
美术学
本科
音乐学
本科
舞蹈学
本科
广播电视新闻学
本科
法学类
法学
本科
社会工作
本科
思想政治教育
本科
知识产权 本科
理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科
物理学
本科
化学
本科
应用化学
本科
生物科学
本科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本科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本科
生态学
本科
生化与药品类
应用心理学
本科
信息与计算科学
本科
应用化工技术
本科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本科
图形图像制作
本科
管理学类
工程管理
本科
工商管理
本科
财务管理
本科
旅游管理
本科
公共事业管理
本科
劳动与社会保障
本科
行政管理
本科
经济学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专业特色

该学院有以下重点学科:

省级精品课程
演讲学 写作学 生物技术概论 数学物理方法 企业战略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学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动物学 教育原理 数学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市场营销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数字电子技术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
田径 高等代数
校级精品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 植物生理学 公共行政学 英语写作 哲学概论
管理会计 物理化学 标志设计 刑法学 声乐
会计学原理 综合英语 数据结构 光学 无机化学
外国文学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学前教育学 形势与政策 计算机辅助教学概论
高等数学 大学语文 数学分析(专科段) 文学理论 软件工程
生产与运作管理 生物工程分析与检测 计算机网络工程实训 中国民族民间舞 化工原理实验
解析几何 商法学 西方经济学 中国古代文学

密码登录

手机短信登录

手机号码
密码
30天自动登录
登录

加入报考大学

助你考得好,更能报得好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设置6~18位密码
我已阅读并接受 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注册

报考大学已全面升级,将提供更全面的院校信息与志愿填报服务,请先完善个人信息。

立即完善个人信息

欢迎进入报考大学

请选择你的考区所在地

开始使用报考大学
tel

全国咨询电话

400-100-0233

售前客服QQ 售后客服QQ
微信公众号
wx
扫一扫,最新报考资讯
微信公众号
app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拖动左边滑块完成上方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