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网页暂不支持该功能,请打开报考大学APP,使用该功能
截止2013年11月,学校设有基础医学院、中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康复医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及部门和中心,3所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以及一个继续教育学院。
所有院校如下所示: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 上海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
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 | 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临床医学院 | 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临床医学院 |
上海中医药大学普陀临床医学院 | 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临床医学院 |
上海中医药大学市中医临床医学院 | 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 |
上海中医药大学社科部 | 上海中医药大学体育部 |
上海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截止2013年11月,学校建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2个,国家重点学科数居全国中医院校第二、上海地方高校之首。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药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3个硕士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专业覆盖全部中医药学科。在2010年的全国博士后流动站评估中,中药学科被评为全国唯一的中药一级学科“优秀”流动站。有38个中管局重点学科,9个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高校一流学科),5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
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学校中药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中医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二,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三
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 |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药学 |
博士后流动站(3个) |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药学 |
国家重点学科(4个) |
中医外科、中药学、中医内科、中医骨伤科学 |
国家重点学科(培育)(2个) |
中医医史文献学、针灸推拿学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38个) |
药用植物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各家学说、中医药工程学、中医肝胆病学、中医传染病学、中医肾病学、中医肿瘤病学、中医肛肠病学、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岳阳)、针灸学、推拿学、古汉语与医古文、内经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复杂科学、中医史学、中医文化学、中医文献学、中医痹病学、中医疮疡病学、中医护理学(龙华)、中医急诊学、中医乳腺病学、中医养生学、中西医结合临床(普陀)、中医全科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曙光)、中医护理学(曙光)、中医药信息学、中医“治未病”学、中医康复学、中医皮肤病学、中医血液病学、中医儿科学、中医神志病学 |
上海市重点学科(9个) |
中医妇科学、中医诊断学、中医系统实验方剂学、中医医史文献、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内科学 |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4个) |
中药学、科学技术史、中医学、中西医结合 |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5个) |
中药临床药理学、中药药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脾胃病学、中西医结合基础 |
报考大学已全面升级,将提供更全面的院校信息与志愿填报服务,请先完善个人信息。
立即完善个人信息